我在青海雷达一团任战士时,老指导员讲过一件事,至今难忘,大约在1980年左右,我团接到通知,总后派人来青藏高原进行部队艰苦状况调研,收到电报后,领导很兴奋,这是多年没有遇到的,能来我们空军的一个驻扎在草滩的团级单位(团部在一个叫迦尔苏的地方,离格尔木市区46公里左右),说明总部首长对我们战斗在青藏高原官兵的极大关怀和牵挂,团下令立即在团部周围清除杂草和垃圾,窑洞式的办公室和住房重新粉刷,全团机关官兵统一理发,统一着装(由于连队分散,到团机关办事出公差的干部战士服装不统一,大夏天也有穿皮大衣,戴大头帽的,回连队大部分搭乘陆军运输团和地方拉矿的车,不穿皮大衣******不行),团政治处的几个笔杆子连夜加班加点准备汇报材料,材料写好后,团领导又多次修改,***后讨论定稿,汇报的内容主要从我团的建团历史,现人员、装备、连队分布、担负的任务、完成军事任务、官兵思想建设等方方面面,手抄的稿子有二十多页,团长负责汇报,政委负责补充。
这一天,总后的工作组终于到了,车队浩浩荡荡,下车,我们迎接的官兵傻眼了,大机关的工作组成员年龄都没有团长年龄大,却各个拎着个枕头状的氧气袋,在官兵们热情的掌声中连抬胳膊挥挥手的力气都没有,就急匆匆的到了团机关专门布置出来的会议室,当时林光清团长的脸色就不好看,辛辛苦苦的忙碌好几天,下车后连做样子的问候语也没有,像逃兵回家。
是啊,他一个浙江籍的军人在从西安雷达部队到青海高原雷达部队,将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雷达兵部队,体会了一辈子雷达兵的艰辛,格尔木也不过2800米左右的海拔,至于吗?
在会议室,工作组成员都斜躺着抱着氧气袋听团长将团的常委逐一介绍,工作组长连忙说:知道了,简单些。团长慎重的打开了汇报材料,开始汇报,前一小段还没有念完,工作组长就打断说:简单些,基本情况我们都知道了......,
团长将汇报材料翻过几页后刚讲到部队完成任务情况,工作组长又就打断说:简单些,谈部队如何艰苦。
汇报被连续打断,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团长哪里受过如此窝囊气,霎时,已忍无可忍的团长将汇报材料往桌上一摔,大声说:要说我们空军雷达官兵在青藏高原怎样艰苦过啥样的生活,就他妈的八个字“胸闷气短、头疼毬软”汇报完毕!
现场静的只听见呼吸声,大家面面相觑,只见工作组长,两眼一亮,用手拔下氧气管,对团长说:好,我们就要这八个字,它把你们在高原的工作全部精炼的概括了,好了,我们这几天一路上可真正体验到了“这八个字的”感觉。其他同志不用补充了,我们回去后会将青藏高原的艰苦情况如实写进报告中的...
团长和同僚们目瞪口呆。。。。
我们部队官兵在1984年就开始享受总部下达的青藏高原官兵每月大约军官15元、士兵5元的缺氧补助了,也就是官兵们口头说的高原“喘气费”。
这口高原“喘气费”是否和老团长的那八字有关,我们不知道。
注:团长名字叫林光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