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进入雷达三十五团战友网!
我在红石山10连当战士的日子-- 柳长璠

发布者:赵振钰 发布时间:2017-6-17 0:37:22

我在红石山十连当战士的日子

原35团卫生队长 柳长璠

   

    十连,边防连,当时为十八连,驻马鬃山镇,1969年春,中苏关系紧张,为加强备战前移红石山。
    新阵地没有营房,连队干部战士住帐篷,一边担负日夜战备值班,一边建营房。非常艰苦,无人叫苦。
    建筑材料,除钢架,油毡,草帘,竹帘工具由上面调拨外,全部由连队就地自己解决,主要是打土坯。我们用水是水罐车从70多公里的公婆泉拉的,每人半盆水早晨洗脸,中午洗手,晚上洗衣服,然后倒入土堆和泥打土坯。
    我1969年2月入伍,集训完于6月分配到十八连,正好赶上新阵地营建,我是农村来的,不怕体力活,连队从连长,指导员到新兵,真正的三同(同吃同住同劳动),休息时,战士和干部摔跤开玩笑,没有任何顾及。
    戈壁滩的夏天如火炉,和泥打土坯不能穿上衣,只穿背心,我们的肩膀晒得发乌,起水泡脱皮。打地基,用火砖砌一尺高墙脚,然后架好钢架,砌土坯,再上竹帘,铺草席,上泥,再铺油毡,再用砖压好接缝,用泥摸好。然后再把内外墙用泥摸平,地面再铺上砖,再砌火炉火墙,(以便冬天取暖)就完事,不用民工,全部自己干。没有休息日,为了抢时间完成营建,白天黑夜加班加点,3小时轮流一班,特别是开挖地下蓄水池,都是石头,空间小,一次只能一人操作,进度很慢1.5米x1.5米见方,深5米的蓄水池搞了两个月。入冬之前,一排排整齐的营房,包括机房,蓄水池,猪圈,厕所都投入使用。
生活保障。连队一部旧嘎司30,经常出故障,到好几百公里的团部一天路程到达,再检修几天,然后采购生活物质,好几天回到连队,又赶紧到70多公里的公婆泉拉水,备一水池水得一星期。又要出车到团采购物质,冬天,车的故障没有数。夏天买青菜,回到连队已经不新鲜了,冬季吃的冻白菜,冻土豆,
    有时汽车故障回不来,连吃水也成问题,70年过八一,汽车在团部没有修好,连队没有菜吃,盐也用完了,只好用酱油煮黄豆过了一个建军节。边防营知道了,给连队送了半框萝卜,他们也不充足了。
冬季我们曾经在戈壁滩铲积雪解决缺水。
    战备值班24小时。那个年代,中苏关系紧张.1969年3月5日珍宝岛冲突,苏军在中蒙边界大兵压境。经常有空情,战备铃声一响就跑战备,平时还要演习紧急集合,我们都是和衣睡觉,以便紧急情况迅速出动。
    政治思想教育。连队党支部是基层部队的领导核心。高祥林指导员是我们的党支部书记。连长张文新是支部副书记。
    那时部队的政治教育,思想政治工作突出,开展创四好连队,人人争当五好战士活动。学雷锋做好事,连队面貌焕然一新。油机班长余化学是湖北籍超期服役老战士,*********员,复员之前特意要我协助他,利用器材包装木箱板为连队加工一幅乒乓球案子。干部战士互帮互助结对子,开展一帮一,一对红,这种形式在连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,指导员,连长都与干部战士谈心,出现病号,连长指导员亲自到厨房安排做病号饭,老兵与新兵,党员与非党员谈心,大家的思想动态,党支部了如指掌。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下,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,按时完成了准备值班,营建施工等各项任务,连队由原来的后进连队一年进入四好先进连队,1970年,高祥林指导员作为四好连队代表参加空军先进代表大会。这一年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我的记忆中,从1969年到1973年间,十连提拔排,连,营职干部25名,为部队培养了新生力量。我也是其中的一员。还有一名我的同乡,战士复员回乡,后来提了地方上的劳动局长。
    离开十连几十年过去了,至今仍然怀念红石山,怀念那个团结战斗的集体,想念我们的老首长。值得骄傲的是,当时我们的指导员后来荣升为我们的团政委,至今精神焕发,与当年的战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,2015年初夏,在河北邢台战友们的热情组织下,部分老战友聚会邢台,留下了难忘的印象。
     在十连组建五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,我写下这一段回忆,以此表达对部队的怀念和对战友们并肩保卫祖国边疆的思念。
    祝福首长和战友们永远健康快乐!祝福我们的连队为保卫边疆做出更大的贡献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十连1969年湖北籍卫生员 柳长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.3.20

跟帖者:孙占明发表时间:2017-7-23 8:48:37
我为我是一名三十五团的兵而深感自豪和骄傲!额济纳旗五连报务员孙占明!